第一卷 第42章 这钱肯定是大伯母贪了-《随母改嫁,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做做做,姐姐天天除了伏案做题,就没有别的事情了吗?大哥马上就要光耀门楣了,你怎么还有心思做题的?”

    孟云莞思维被打断,有些烦躁,她冷冷瞥了一眼在旁絮絮叨叨的孟雨棠,“鸡蛋还没到篮子里呢,妹妹何以说得这样笃定?”

    “冥顽不灵,简直是冥顽不灵。”孟雨棠摇着头,“大哥和和昌公主本就是天赐之缘,现在不过是提前了几年而已,罢了,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?说了你也听不懂。”

    她眼中的傲慢和得意几乎要溢出来,看向孟云莞时更有一种提前掌握先机的志在必得。

    看着她趾高气扬的背影,孟云莞无奈的笑笑。

    随即便再次埋进了题海之中。

    距年底的乡试,只有半个月时间了。

    本朝民风开化,并不拘束女子科考为官,只可惜她前世考了童试成为秀才,就被孟家三兄弟耳提面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,不许她再继续考下去。

    她也曾抗争过努力过,可彼时唯一能为她撑腰的母亲已经进宫,她一人在府中孤立无援,孟家三兄弟更是说通了父亲,把她拘在家中不许再念书。

    只因他们三人都还没有功名在身,他们怕孟云莞超过了他们这几个当哥哥的,让他们在外人前没面子。

    他们不许她念书,她就自己找书念。拜托母亲向藏书世家借了古籍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不过三五年时间,她便得以遍观群书。

    不能考试就不能考试吧,起码知识在脑子里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直到一日家中来客,她无意间展示出自己惊人的学业天赋,被孟阮给注意到了。于是从那天起,她就被迫踏上代兄科考的不归路。

    他们振振有词,说淮南侯府早已渐渐式微,若家中儿郎再不争气,侯府便真的完了。还质问她身为侯府女儿,怎能眼见家族衰败而不闻不问?

    于是她的知识,她的文采,她的诗书,都成了孟家三兄弟青云路上的跳板。

    可恨她前世一直到死前才看清他们的真实嘴脸,才知道自己不过是被利用了一辈子。大恩如大仇,到头来竟无人感激,反而一个个都巴不得她去死,这样便能消弭掉他们靠妹妹上位的证据。

    这一世,这个冤大头谁爱当谁当吧。

    她的一切她都会紧紧攥在掌心。

    今年年底的乡试,便是她第一个青云梯。

    狂风萧索席卷皇城每一枝每一叶,唯有雪白梨花满树满树开,沉甸甸压在枝头,有时候人从树下走过去便会被打落满肩积雪。

    冬日渐深。

    孟云莞先去林红殿拜见了温氏,又接连去了寿康宫和凤仪殿,在三位长辈处各得了一朵金丝葵花,一只笔粽,一樽蟾蜍拜月的雕像。

    分别寓意着“夺魁”“必中”“蟾宫折桂”。

    宫门口,凌书澈一身喜庆的大红色长袍,信心十足对孟云莞打气,“云莞妹妹,你是咱们上书房的门面,一定要拿个解元回来,让周老头看看你的厉害!”

    孟云莞已经紧张了一个晚上加一个早上,闻言,更紧张了,“谢谢太子哥哥,我努力。”

    她前世虽为孟阮考来了状元,但毕竟过去了太久。

    而且,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,以自己的名义,为自己考功名。说不紧张是假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