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军工车间的炉火彻夜不熄,火星溅在地面的水泥上,噼啪作响。林舟将一张大幅草图铺在临时搭建的木桌上,周围围满了核心工匠与苏晚晴、赵大等人。图纸上,一台造型奇特的弩炮占据了主要位置,弩臂粗壮,机匣处布满齿轮,最引人注目的是弩管内壁刻着的螺旋纹路,以及配套的尖锥形箭头——前端锐利如针,尾部带着四片尾翼。 “这弩炮的核心,在于‘聚能’与‘定向’。”林舟用木炭指着弩管的螺旋膛线,“普通弩箭飞行时会晃动,力量分散,而螺旋膛线能让箭头旋转起来,像陀螺一样保持稳定,减少空气阻力,这就是‘空气动力学’。” 他拿起一个木质箭头模型,演示道:“尖锥形设计能将冲击力集中在尖端,受力面积越小,压强越大,穿透能力就越强。就像用锥子扎木头,比用斧头砍更容易深入。” 苏晚晴凑近图纸,指尖划过箭头的轮廓,眼中闪过思索:“我可以在箭头上铭刻‘锐金阵’,强化金属的锋利度;再叠加‘破气阵’,撕裂箭头前方的空气阻力,让穿透力再上一个台阶。”她顿了顿,补充道,“两种阵纹需要精准叠加在箭头尖端,不能有丝毫偏差,否则会相互干扰。” “那就麻烦苏姑娘了。”林舟点头,转头看向铁山,“箭头要用最新炼出的优质钢铁,锻造时要保证纯度,不能有砂眼,不然受力时容易断裂。” “放心吧林小哥!”铁山拍着胸脯,立刻带着工匠们投入锻造。 可没过多久,铁山就愁眉苦脸地跑了回来,手里拿着几个变形的箭头:“林小哥,不行啊!这箭头太细太长,锻造时容易弯曲,而且尖端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,刻阵纹的地方凹凸不平。” 众人围过去一看,果然,几个箭头要么有些弯曲,要么尖端不够锐利,甚至有两个还带着细微的裂纹。这样的箭头,别说刻阵纹,就算射出去,也根本无法击穿铁甲貘的硬壳。 林舟拿起一个箭头,反复查看后,沉声道:“是加工精度的问题。手工锻造无法保证形状规整,我们需要一个‘夹具’来固定坯料,再用工具进行精细打磨。” 他立刻画出简易“镗床”的草图:用两根粗壮的原木固定,中间安装可旋转的木轴,木轴一端夹住铁坯,另一端连接脚踏板,通过人力踩踏带动铁坯旋转;旁边装有可调节的磨石,随着铁坯旋转,磨石能均匀打磨出尖锥形,还能刻出螺旋尾翼。 “这玩意儿能行?”铁山看着草图,有些怀疑。 “试试就知道。”林舟亲自指导工匠们制作镗床,用水泥固定基座,确保旋转时不会晃动。半天后,第一台简易镗床完工,铁山将烧红的钢坯固定在木轴上,踩动脚踏板,钢坯缓缓旋转,磨石贴近坯料,火花四溅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