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三章 江南二三事-《大宋就应该豪横》
第(2/3)页
林文清的诉求是往上走一走,但是突然间在建康府加了一个江南织造,他就明白了杨浩的意思了,之前苏州应奉局让苏州繁荣昌盛了,现在江南织造府会不会也让建康府更加有捞头呢?
为官一任,不捞点好处是说不过去的吧,更何况还是这建康府大好的地方。
当夜,谢敦林,谢子瑜,谢渊同时出现在了吴用暂住的府上,虽然是死了爹的人,却也看不出任何的悲伤。
吴用也不提及这事,只是表达了一下杨浩的意思:“谢氏要全面的支持镇国公在江南要做的事情,尤其是在造船上,另外,因为这次的事情,谢氏在倭国所得的利益减半,至于以后,再看吧,这算是国公爷给与谢氏小小的惩罚,若是做得好,谢氏依旧可以称为江南第一大世家。”
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的事情,只能是答应,杨浩充分的给这些人解释了,什么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,你可以不听我的,那我也懒得和你废话,直接灭了,再扶起来一个就是了,不要以为望族就是铁板一块,有很多人等着你倒霉好接替你的位置呢。
谢敦林是个能隐忍的,不管吴用提出什么,他都接受,只要谢氏不灭,那就还有机会,一个盘踞上百年之久的大家族,若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他真就可以灭族了。
不要说夺走谢氏一般的收益,就算是全拿走,谢敦林也不会说什么,首先要考虑的是活着,然后才有其他的机会。
“吴大人,您看小女的事情……”
谢家还是没有放弃联姻的想法,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似乎都惯用的套路,管不管用且不说,反正都在用。
其实吴用也觉得谢子瑜是不错的,人生的不错,这头脑也厉害的紧,如果没有这个谢子瑜,现在的谢家是个什么样还不好说了。
“唉……”吴用叹了口气:“这件事本官不好说啊,这是国公爷的私事。”
确实不好说,在杨浩手底下干活是好,但是有些事绝对不能参与,那是真的会死的。
到是谢子瑜丝毫不气馁,笑了笑说道:“爹,这件事就不要劳烦吴大人了,我自有打算。”
谢家老祖过世了,在江南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的,明白的人都明白,好好的怎么就死了?得嘞,还不是为了平息那位爷的怒火?
以为人家三个月灭西夏是个笑话,人家做成了,以为太子和蔡太师能作个大妖出来的,结果呢?老蔡家都死绝了啊,就剩个疯子了,太子也不见了踪影了。
郭大林马上就忙了起来了,各家各户那都是掌门人亲自来道歉的,总之各种理由都有,反正就是之前的事绝对是误会,绝对不是针对江南船厂的,更不是针对镇国公的。
这一次别说造船用的大料了,说吧,您要啥,要人?要钱?能给的我们都给,这要是换了李俊,早就懒得搭理这些人了,但郭大林不会,只要你敢给,老子就敢要,至于说其他的事,免谈,至于国公爷那边是不是记仇,老子说了不算。
那些跑掉的船工也都回来了,只不过李俊严格的下了命令,只要那些技术好的,其他的都滚蛋。
这特么是立场问题,是原则问题,是绝对不能忽视的,立场不坚定的,原则上摇摆的,一律不要。
郭大林最近那真的是吃的脸上冒油,时常就会和那些大户们胡吃海喝,看着李俊笑着说道:“我说老李,要是按这么算,咱们明年完成国公爷的任务还是相当轻松的啊。”
李俊也少有的笑了:“是啊,若是这样下去,咱们得琢磨这要不要多造一些船,这些大船啊,咱们按照两百艘来弄如何?”
郭大林眼睛一立:“那感情好,还得多从那些大户那里要些东西出来,国公爷要造船,那就多造。”
杨浩为何要造这么多大船,他们两人不明白,只知道杨浩是要出海的,而且也能感觉到,越多越好,多了国公爷一定会高兴的,那就干,反正就江南这些大户的钱,不花白不花啊。
国公爷并不知道江南会是什么样子,给吴用的交待就是谢崇文必须死,谢家必须纳入到掌控之中,利用谢崇文的死来震慑整个江南,其他的事情徐徐图之。
和北边的战略要冲不同,江南是鱼米之乡,也是文化的集中地,更是通往海外的重要地方,而且一些国策上的改变,是要用在这边的,这就要加快对江南的掌控力。
将吴用放在这里,同样以天地为局的一步棋而已……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