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一十五章 定金之策-《大宋就应该豪横》
第(2/3)页
是,赵老大不仗义,欺负了你柴家的孤儿寡母的,但在杨国公看来,这天下不是老赵的,也不是你柴家的。
第二日,就见了这柴大官人,相貌堂堂,仪容出众,对于这一点杨浩还是很服气的,这富贵人家啊,基因就特么很好。
“大兄,有些事就不要想了,很难,我这里倒是有个出路,不知道大兄可有兴趣。”
开门见山,不拖泥带水,其实杨浩也是不想和柴进有太多的废话,在他看来,柴进的心思重,有野心,这样的人吧,怎么说呢,搞不好就是个天生反骨的,养不熟的。
柴进明显面色一黯,随后笑道:“呵呵,国公说的是,在下愿听国公一言。”
杨浩摆了摆手:“在家中就不要这么称呼了,大兄还是称妹婿的好,等到开春,这江南船厂会有大船队出海,这是一个开拓眼界的好机会,我觉得这对大兄来说是个机会。”
听了这话,柴进一怔,随后缓缓点头:“相信妹婿的眼光,姑且去看看,或许也是件好事。”
很明显,他也不会意识到海外有多大的天空,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愿的样子的,不过无所谓,只要他肯去,那就行了。
倒不是想把柴进打发出去,而是海外拓展计划需要这样的人,需要这样有野心的人,像李俊柴进这样,没有完全被腐儒思想毒害的,知道该如何扩张和占领的,这才是出海的最佳人选。
他们还没意识到,海外有多大的疆域,与其说在汉家天下搞内斗,莫不如都放出去,祸害那些还在想着东征的十字军不好吗?祸害那些躲在城堡里的贵族们他不香吗?
不管柴进最后会怎么抉择,杨浩都打定主意要把他送上海船,去漂流吧,是死是活全看造化,省的让老子看多烦心。
上元节的汴京城依旧热闹,上元节后的第二天,还是很热闹,因为大批的官员要被斩首,正如杨浩要求的,吴择仁和戴宗做出了最后的定论,那些该杀的都呈报到了赵佶面前,赵佶想都没想,御笔朱批,都杀掉便是了。
老百姓们看了好大一场热闹,自然是要恭颂官家英明的,反正不管杀的是什么官,只要杀的是官,那就是大快人心的,所以说,其实老百姓真的是很简单的,更何况这些被斩首示众的罪行是被公布出来的。
北边的捷报也终于到了京城,几路大军的进攻速度相当的快,郭药师和韩世忠所部快速的突破显州,急行军下,仅用了三日的时间就抵达了辽阳府,在火炮和登天营的支援下,当天就攻破了辽阳府。
随后大军兵分两路,郭药师的常胜军南下扫荡耀州开州等地,韩世忠则继续北上,准备和扑向通州的种师道合兵一处,关胜则带领大军,加上辽王所部以及黑车子室韦临时征调的士卒,直接逼向了长春州。
杨浩简短的叙述着战果,但饶是如此,赵佶,赵构和郑居中等人也是听的热血沸腾的,赵佶更是拍手称道:“好,都是我朝之栋梁,都要赏。”
“臣代他们谢过官家赏,这辽王属地,黑车子室韦,阻卜,以及茶札剌部都表示愿意为官家效死命。”
说到这里,郑居中捋须笑道:“呵呵,杨国公这一手推恩令到是让辽王头疼不已啊。”
杨浩的推恩令自然是不同于汉朝时期的推恩令,但辽王就等同于是诸侯国的王,而其他部落便是长子次子之类的,总之就是挑起你们之间的矛盾,让你们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始争权夺利,开始为了自己奋斗起来。
提起来这事,赵佶也笑了:“呵呵,说的是啊,杨浩,后续要做什么可想好了。”
“官家,臣已经想过了,许之以诺,是要实现的,在阻卜,粘八葛部等各个部落间建立榷市,互通有无,同时派遣我朝士子入辽地,传播儒学,选择可耕种的好地,传授耕种之术,臣以为,要想让北方的游牧民族彻底的归化,就应该是在文化上同化他们,让他们认同我汉家的文化,并且逐渐的转变成汉人。”
“这么说……若是有那食古不化之人,该如何办呢?”
赵构一直不说话,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,成为了太子,在一些礼仪上他也开始注重了很多,最起码要摆出一副孝顺老赵,尊敬执宰的样子来。
杨浩露出一个残忍的表情:“臣以为,我大宋的军卒们是不会给他们不想归化的机会的。”
第(2/3)页